中医还是西医,一百多年前的日本人,也曾矛盾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话题一直很热,其实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言,中医不必自证为科学。科学原本就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产物,西方传统医学原本也不是科学,只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西医才真正成为科学。传统中医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宇宙观的一种微观体现,并不可以纳入现代科学范畴。
中西医之争
中医或许自有可取之处,但置诸于今日,确实需要完成现代转型,完成科学化方能发挥更大效用。中国近邻日本,在古代世界,其文明制度深受中国影响,医学也不能外。历史上的日本原本没有本国医学,公元414年,日本允恭天皇患病,急召高句丽医生治病,从此日本有了韩医方。
公元513年,日本通过北魏引入中医。隋唐时代,日本开始大规模复制中国文明制度,据周作人描述,“以后关于医药的教养,悉依唐制,汉方医遂以成立,即其后所谓皇汉医道”,中医也渐渐成为日本医疗体系的主流。
日本是个特别善于向异质文化学习的民族,16世纪开始,欧洲传教士将西洋医学传到日本,但在当时远不如汉医影响大。中国的明清时代,朝廷基本执行的是闭关政策,对于西洋文化的了解仅局限于宫廷所需的天文历法、钟表珍玩一类,对于其真正的文化内核基本上是拒斥的。
但是,即便是在幕府锁国时代,日本还是保留了了解西方的一点渠道,“兰学”的存在便是明证,所谓“兰学”就是荷兰之学的意思,在当时的日本意味着西学和西方文化。18世纪中期,前野良泽翻译介绍荷兰医书提倡西医,西方现代医学在日本的影响慢慢扩大。
兰学书籍
当时,荷兰是西方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主渠道,所以当时的日本人把从荷兰传入的医学称为兰方医。此后,兰方医在日本不断壮大,到19世纪中叶西医在日本势力大盛,与汉方医屡屡发生冲突。1868年的明治维新启动之后,日本开启了举国西化的大改革,而在医学领域,日本官方也宣布,日本今后医学学修之路,当以西洋医学为依据。为此明治政府开始实行废止汉医,并全盘欧化的措施。
明治维新
首先,明治政府颁布政令,废除了官办的汉方医学校,将国家医疗行政大权交给受过西式现代医学教育的西医,还实行医师西洋七科考试制,扼制汉方医的产生来源;此外,用自然淘汰的方法逐步消除特许执业的汉方医。
明治时代,日本不遗余力地发展西方现代医学,兴办医学院校、现代医院,聘请西医学者任教讲学,派员留学海外,培养西医人才。如此深入骨髓的大改革,不懈三十年,直到1906年,日本基本达到废止汉方医的目的。
现代医学的建立,必然会冲击传统汉方医生的生计。尤其是日本医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剥夺了汉医的授徒传业权,也就断绝了汉医未来的发展。与中国传统中医一样,日本旧时代的汉医也是中世纪行会式的师徒传承,没有一个现代教育体系支撑,明治政府的医学教育考试制度,其实就是断绝了汉方医生未来的发展。
在激进的反传统改革作用之下,日本汉医人数急剧下降,日本的汉医与西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西医所占比例日益扩大并占据主导地位。
明治维新最大的功用就是 促使了近代日本帝国的崛起,从一个贫弱岛国成为一个强权帝国。日本的强大对中国有着强烈的刺激和示范作用,中日两国差不多同时开始的近代化运动,日本有明治维新,中国有洋务新政,然成败相反,局中人多以为是两国西化程度不同。
据1904年的《东方杂志》中一篇文章而言,“欧化东渐一语,日本妇孺皆习为口头禅。而叩诸中国人,虽大夫亦多懵然。······地小地大、兵弱兵强、财困财裕,固五关两国之兴败。两国之兴败欧化故。……虽今日之比例,日本优于中国,焉知他日之比例,中国不优于日本?无他,欧化之速率每成一比例,国势之速率即遂以日增。于是而中国立矣。”
在改革派看来,欧化不彻底就是中国不强而日本强的原因!那么,医学要彻底欧化,也就是引入西医、废除中医,也成为应有之义。1901年清帝国新政启动以后,大规模留学日本运动随之展开,而留日学生中又有不少是学习医学的。当时的日本,传统汉医已经没有生存空间,科学化的西医占据主流地位,日本废汉医运动对中国留日学生不可能没有影响。
上一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天人相应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