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山西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治

 

0 引言

2020 年1 月1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 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 virus,2019-nCoV)”[2],简称“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迅速席卷全国,造成大范围疫情,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多例感染者。目前缺乏明确有效药物,发挥中医药优势,尽早中药干预治疗已形成共识[3]。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也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中医专家组参加到全省新冠肺炎的救治中。薛晓明、刘光珍等作为山西省中医院新冠肺炎中医预防与治疗专家组成员协助太原、长治、运城、晋中等定点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从不同节点参与94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本病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笔者将专家成员从临床一线94 例患者诊治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整理及总结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参与的94 例患者的疫情接触史、性别及年龄、临床症状、舌象统计如下。

1.1 疫区接触史

94 例患者均为武汉输入性病例或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有明确到过武汉者51 例,有明确与武汉来晋人员(且后来确诊本病)接触史者22 例,1 例北京参会后返回山西确诊,其中有20 例呈家庭聚集发病。

1.2 性别、年龄

94 例患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男性49 例,女性45 例;发病年龄21~79 岁,中位年龄为42.3 岁。

1.3 患者临床症状及舌象特点

1.3.1 94 例患者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多数患者热势不高,甚至有的患者无明显发热,因此患者除肺部症状外,脾胃症状(如胸闷脘痞、恶心、腹泻)亦常见,严重者可累及心肝肾。

1.3.2 在参与诊治的过程中,在西医辅助检查外,舌象是唯一能够提供的中医分析资料。94 例患者中有4 例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提供完整的舌象资料。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特点及部分典型舌象总结:患者舌色以红为主,绝大多数患者早中期是薄黄苔或薄黄腻苔,到了极期多为黄腻苔,甚至以黄厚腻苔为主。

舌色以红为主:如表1。

舌苔以黄腻苔及黄腻厚苔为主,如表2。

舌体以胖大、齿痕舌为主,如表3。

不同分期患者舌苔所占比例:28 例早期患者薄黄苔及薄黄腻苔占53.57%,50 例中期患者如薄黄苔及薄黄腻苔占38%,黄腻苔占24%,黄腻厚苔占19%,2 例极期患者黄腻厚苔占100%,恢复期薄白苔占50%,薄黄苔、薄黄腻苔、黄腻苔共占30%,如表4:部分典型舌象如图1、2、3。

表1 舌色舌色 舌淡红 舌红 舌暗红 舌绛红例数所占百分比(%)17(18.89%)49(54.44%)19(21.11%)5(5.55%)

表2 舌苔舌苔 少苔 薄白苔 薄白腻苔 薄黄苔 薄黄腻苔 黄腻苔 黄厚腻苔例数 2 7 4 18 18 17 24所占百分比(%) 2.22% 7.78% 4.44% 20.00% 20.00% 18.89% 26.67%

表3 舌体舌体 正常舌体 胖大舌 齿痕舌 胖大齿痕舌例数 36 26 20 8所占百分比(%) 40.0% 28.89% 20.22% 8.89%

表4 不同分期患者舌苔所占比例舌苔/分期 少苔 薄白腻苔 薄白腻苔 薄黄苔 薄黄腻苔 黄腻苔 黄厚腻苔2 例 7 例 4 例 18 例 18 例 17 例 24 例早期28 例1 2 3 3 4 3 10.71%中期50 例3.57%25%10.71%12 42.86%10.71%14.28%19 38%极期2 例0 0 0 5 0%0%0%10%14 28%12 24%0 0 0 0 0 0 2 100%恢复期10 例0%0%0%0%0%0%1 5 1 1 1 1 0 10%50%50%10%10%10%0%

图1 湿热犯肺型

图2 湿热蕴肺型

图3 肺脾两虚型

2 中医证治

在山西发病人群普遍易感性,无论老少都是同样一个病症,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疫病”范畴[4]。病因是感受疫疠之气,疫疠之气是一种与外感六淫不同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又称戾气、疫气、疠气。《素问·刺法论》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即是指疫病的流行性和传染性。

传统认为疫疠之气的形成与非时之气(气候反常)及某些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吴又可在《温疫论》提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山西地区发病人员均为武汉输入性病例或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但山西有其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点,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将山西地区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总结:病位以肺为主,脾胃亦受病,严重患者累及心肝肾,早中期患者最常见,湿热贯穿疾病始终,具体分析如下:

病位中心在肺:湿热毒疫疠之气犯肺,肺失宣降,湿浊疫毒内蕴,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外缘有山脉环绕,同时受来自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寒邪郁遏阳气,燥邪收敛耗伤肺津,湿热毒疫疠夹寒燥之邪袭肺,正气抗邪,卫阳亢奋,以致发热在里,因此患者多发热、干咳等症状。湿为阴邪,湿热互结,热为湿遏,热势不扬,故患者虽然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多数患者热势不高,甚至有的患者无明显发热。

上一篇:到底什么是中医讲的“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