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基层中医药服务更便利(健康焦点)

 

有人才——

民间说,中医行医是一根银针,三个指头,一把草药。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和“疗效好,价格相对便宜”的优势,深受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欢迎。

云田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里也不乏年轻医生。95后雷欢是中医专业科班出身,2019年本科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项目进入卫生院中医馆。工作两年多来,她先后前往甘肃省内医院和沿海地区高校接受培训,个人医术和收入也水涨船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一批中医药人才服务基层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7日 第19 版)

引进、培养人才是基础,留住、用好人才是关键。为此,各地陆续出台措施:樟树市近年来出台招才引智“新五条”、中医药产业发展20条等系列政策,其中包括提供人才补贴、住(租)房补贴等,以及为子女入学提供便利等多种引才留才措施。浙江省提出,建立吸引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保障的长效激励机制,探索试点基层中医药人才订单培养模式,面向基层培养乡土型、本土化中医药人才,如安吉县投入400余万元以师承方式定向培养中医师。北京市通过基层老中医工作室、特色中医工作室建设等,做好传帮带,快速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赵文华表示,虽然中医馆覆盖率显著提升,但由于中医药人员少、设备缺乏、中医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单一的情况仍然存在。接下来将重点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和中医设备配置,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质量。(记者 杨彦帆 杨颜菲 赵帅杰)

医术专业、开朗爱笑、待人亲和……云田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医师张春梅接诊过的患者总是对她印象深刻。张春梅大学毕业后考入云田镇乡镇卫生院工作,从医11年,她已熟练掌握针灸、拔罐、刮痧等10余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处理中老年人常见病更是得心应手。

走进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走廊墙上悬挂的对联和牌匾营造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上下两层约600平方米的中医馆被划分为中医辨证施治、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草药炮制等五大区域,专业科室统一设在二楼,各科室门前清晰标记出特色优势、适应病症,室内除熏蒸桶、泡药罐、艾灸盒等传统工具外,还配备了牵引床、电针仪、蜡疗机等现代设备。

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完善覆盖基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不仅如此,这一卫生服务中心还开设了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通过实物展陈和多媒体交互形式为居民提供动态、静态和互动体验,涵盖中医养生、中药知识、健康自测等内容,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关节炎,住院7天,总费用1546元,医保报销近1400元。”在陇西县云田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68岁的王转珍盯着住院费用清单看了又看。“咱就只出150多块钱?”得到女儿肯定的答复后,王转珍开心地笑了。院长王锋告诉记者,市县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药治疗,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提高10%,实际报销比例最高能达到90%,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方便、便宜、效果好是许多患者来中医馆的共同原因。滕王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挂号费只要2元,像针灸这样的基础中医服务,每次60元。中医馆内,还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理疗、热敏灸、正骨等治疗项目。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

中医馆建起来后,江西省南昌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黄立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以前居民更信任大医院,就算家门口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小病还是会跑去大医院看。如今,居民开始来到中医馆诊治一些小病、慢性病,社区卫生中心每年接诊量提高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大医院的压力。”

“近些年,我们着力打造中医全科的服务模式,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中医馆将临床诊疗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理念结合,延伸探索巡诊的服务方式,做好儿童、老年人、孕产妇以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辖区居民开展全周期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涛说,2021年,该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整体门诊量达4.8万余人次,占中心门诊量的25%,针灸、艾灸、理疗等中医治疗达24万余人次。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中医药服务。在樟树市,基层中医馆可以提供健康调理、中医康复、针灸艾灸、煎药开方等服务。“樟树中医最出名的就是骨科,很多中医师都掌握了手法复位的技艺,省内外不少患者慕名而来。”樟树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邹绍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