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青岛六医?中医养生】立秋节气知多少 养生知识

 
秋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三节气中间,第一个节气秋季,在每年的公历8月7-9日举行。此时,北斗七星的手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减,阴气长,阳气逐渐转化为阴气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和湿度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大自然中,一切都开始从繁茂生长到成熟。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迎春提醒,立秋的到来,并不代表气候就感觉像秋天了,因为常有秋老虎相伴,盛夏的酷暑还未过去。此时,我们的身体面临着季节更替的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立秋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 /section>

1.防秋燥,滋阴润肺

秋天,人们在夏季大量出汗后,身体各组织系统都处于相对湿润的状态。在贫困状态下,秋气对肺有反应,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损伤肺,导致口干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在保健中防止干燥。秋季干燥主要靠预防。一、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滋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辣椒等热性食物,少吃油炸、油腻的食物,防止秋燥症状加重。肺对应秋季,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不足,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降低,易发生疾病.因此,需要保湿和干燥。滋阴润肺。秋燥易伤肺。可以吃些软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制品等,可以利胃生津,有益健康。

2.饮食注意脾胃

炎热的天气会降低人的食欲,很多人喜欢吃冷的食物降温容易伤脾胃。虽然立秋后天气不会那么热了,但人的脾胃还是比较虚弱的。因此,人们需要及时调理脾胃。对于立秋后的脾胃,应注意清热健脾利湿,以促进体内湿热之邪随小便排出,从而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因此,建议多吃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菠菜、卷心菜、红薯、苹果、南瓜等,少吃辛辣食物。立秋之后,记住“秋瓜不好”。不管是西瓜、哈密瓜还是白菜,都不能吃太多,否则会伤脾胃阳。

3.预防感冒,预防“空调病”

立秋后,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更要注意防止夜间着凉。早晚凉爽时可将窗户分开通风,使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立秋后,早晚天气凉爽,空调也不会开太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肠胃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机开空调,以免感冒伤脾胃阳。如果此时受风感冒,很容易引起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复发或诱发新的疾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对这种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较差,更应注意预防感冒。

4、运动要适度< /span> p>

立秋后,湿热还没有完全消退。此时锻炼 锻炼时应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运动强度更应谨慎。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逐渐下降。因此,不要突然增加运动量,做过于剧烈的运动。最好在早晚空气凉爽的时候锻炼;不宜在日光下运动过久,防止体力消耗过多,日晒灼伤皮肤;不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剧烈运动。秋季运动时,要循序渐进,充分伸展四肢和骨骼。与夏季相比,秋季可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同时要注意秋季的凉爽,运动时根据天气及时加减衣服,以免着凉。另外,秋季人容易疲倦和困倦,所以运动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