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挖到百年“地根”,身为老中医的他,此物
老汉挖到百年“地根”,身为老中医的他,此物难道真的与他命中注定?
丰山镇一名老汉在荒山游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两块奇怪的“树根”,老汉随后将它挖出,根据自己的老中医经验,老汉判断这东西极有可能是极其罕见的“地精”。
老汉发现的另一块“地精”。
随后老汉把这两块“地精”带回家中,并和自己多年的中医好友一起研究这两块“地精”。
根据测重,这两块“地精”分别为6斤和5斤,而另一名老中医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两个野生“地精”在野外能长如此之大至少需要500年的左右。
“地精”是何首乌的另一种称呼,是一种相当名贵的中药材,而这种野生的何首乌则大多数被野猪之类的动物吃掉,更不用说能生长500年之久了,所以才十分罕见!
何首乌(学名:Fallopia multiflora(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医学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开宝本草》(宋)曰:“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其时已有以醋制法炮制何首乌的记载。日本人大贺歌子于1918年7月在今辽宁省复县得利寺采集到何首乌标本,存于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