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为什么中医高手宁可把一身本领带进棺材也不愿

 
▲叶天士十几岁便已成名,将近八十岁才去世,一个绝世大高手有六十几年的时间熏陶儿孙,叶家却仍难逃没落的宿命。
绝大多数人干得都是孙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勾当,将先辈、老师的经验、技法藏着掖着,绝不示人,被人知道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便保不住了。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批评当时的医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仲景先师批评的医生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仲景先师指出的问题在当今中医界蔚然成风。今天,我们暂来说一说,“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问题。
1、世家:高水平中医的长久、持续传承发展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
“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意思就是单纯依靠祖宗传下的技术混饭吃,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求进步。中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医学,而氏族制度绵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自然便会有许多的医学流派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的,而“中医世家”也便成了一个很高大上的词。历史上有些大高手确实有世家背景,如钱乙曾跟随姑父学医,叶天士祖父、父亲皆为名医。但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更多的大高手并不是世家出身,而是本家族的“医一代”。细细算来,从遇长桑君的扁鹊,到保密工作做到家、不传儿子的公乘阳庆传医于仓公淳于意,到受学于同郡张伯祖的张仲景,到金元四大家,到大多数确实有高水平的明清医家,几乎都是拜师没有血缘关系的名医,甚或自学成才,而成为了本家族“第一代高手”。非世家传承的成才率似乎比世家传承要高许多。而世家难出大家,似乎是中医一直以来的一种尴尬情形。
但无论是非世家还是有世家传承的高手,总有一个魔咒伴随着他们,即大高手们的水平超过了祖辈、师父,却很难在儿孙、徒弟中被继续超越,甚至维持既有水平的传承与发展都做不到。 历史上最成功的非世家传承发展实例可能要算刘完素——朱丹溪这一支了。 刘完素一传荆山浮屠,荆山浮屠再传罗知悌,罗知悌三传朱丹溪,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再然后,朱丹溪还有个徒弟戴元礼水平能排得上号,再然后,就基本没有然后了。
而最成功的世家传承发展实例,当属清朝末年的孟河医派,有费、马、巢、丁四大家族,多有名医辈出,然而仍是昙花一现,三代以后,逐渐没落。更多的情况是,高手的水平在徒子徒孙中连三代都维持不了,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有世家传承的最杰出人物叶天士了。叶天士十几岁便已成名,将近八十岁才去世,一个绝世大高手有六十几年的时间熏陶儿孙,叶家却仍难逃没落的宿命。在叶天士“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那略带激将的提策之后,儿、孙虽亦医术精湛,却终究还是走了下坡路,叶氏一族终至湮没无闻。我们似乎只能把这归结于叶天士天纵英才,创造了医学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峰,后人比肩无望,心灰意冷,只能抱球往下滚了。
不论是白手起家的高手,还是有世家传承的高手,均逃不出自身的高水平医术无法持续传承、更奢谈发展的命运。高水平中医的长久、持续传承发展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这是为什么呢?
2、 高手: 思维与理法是高手之所以为高手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的素养决定了他的人生追求,若这个人胸无大志,整日只是思量着如何吃饱饭的问题,那他从事一门行业的目的也仅仅停留在了解决温饱问题上,这就注定了这个人只会去关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各种可以给他带来即时利益的技术,而不会去追寻技术背后的“道”。
在古代,虽然有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为医生群体挣了莫大的门面,然而习举子业仍然是绝大多数文化人的追求,许多大医家亦是科举屡屡受挫才转行做了医生。医学并不是热门专业,精英人才大多不会学医,医生队伍的人才素质并不高;而且医学的准入门槛也不高,没理论没知识、拿着几个偏方秘方便可走街串巷的铃医遍布大江南北,医生队伍的医学素养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