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金匮要略研究 连载十

 
连载十
金匮要略研究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现代有论文称:古代的“豚”是专指小猪。在解释这个“豚”的时候,必须注释成小猪,大猪不能叫豚,大猪叫“彘”。
·也有现代医学论文称:奔豚 病是某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更有文章说,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百度“胃肠神经官能症”;则:
·1.胃神经官能症
·①神经性呕吐。②神经性嗳气。③神经性厌食。
·2.肠神经官能症
·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①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较多见。②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③以小肠功能障碍为主。
我的理解,既然豚为小猪,则奔豚从字面上讲,就是犯病时象一头小猪样在胸间奔跑;小猪应该比兔子跳动的重,但跳动的频率慢; 验之生活,则心悸的“心脏怦怦地跳”有点象。那么,奔豚是不是心悸呢?
·现实生活中也有“象怀揣一个兔子,心里怦怦乱跳”的比喻,则小猪与兔子的乱跳该基本一致;
并且,奔豚病就是“从惊发得之”。人如果受惊吓则心跳加速,这是正常的反应;则奔豚病就是心跳的厉害吧了。
总之,我认为奔豚病就是心悸。
以下为原文: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解读:
·首条提出了奔豚病的原因: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解读:
·重复的提出了奔豚病的原因:从惊恐得之;
·症状: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重症心悸。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解读:
·本条奔豚是病名,后面的“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是症候; 即奔豚病具备的症状;
本条为心悸重症者立法。
·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解读:
·本条与伤寒论相同,按照老师的讲解,是低血糖引起的,故用桂枝汤类补益。
或者为低血糖引起的心悸;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解读:
·本条与伤寒论相同;是出汗过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在患者还没有到达奔豚症候的时候,用本方;或者是为心悸轻症者。
2017-12-08初稿
0评论只看楼主
江北2008
2017-12-21 19:14
15楼
来晚了,支持!!
自学中医的蜗牛 楼主: 2017-12-27 08:33
互相学习
0评论只看TA
自学中医的蜗牛 楼主
2017-12-27 08:30
16楼
金匮要略研究(连载十一)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要略中的胸痹、心痛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相关吗?学习研究本篇,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摘自《中西论谈“胸痹、心痛”新解》(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作者:朱仲余,张 健 2008-5-30):
从《金匮要略》中对“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和用药上的特点,来分析“胸痹、心痛”是否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有关。
4.1 临床表现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对“胸痹、心痛”全篇证治描述如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桔枳姜汤主之”。“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如“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胸中气塞,诸逆心悬痛等”。其中“痛、痹、痞、满”表达了疼痛轻重的不同。而“心痛”的症状描述较多,如“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中痞气,胁下逆抢心,诸逆心悬痛等”。古时认为剑突部是心所在的部位,故该部疼痛称之为“心痛”。而现代医学认为剑突部是胃的部位,故以上可以理解为“胃(心)痛彻背,背痛彻胃(心),胃(心)中痞气,胁下逆抢胃(心),诸逆胃(心)悬痛等”。其他所谓的“喘息咳唾,短气,不得卧,胸满,胁下逆抢心,诸逆心悬痛,彻背,彻心……。”等,是描述了当时中上腹部与胸部疼痛的状态及其伴随症状。清:吴谦等在《医宗金鉴》中对“胸痹、心痛”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连连痛而不休……”。“……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从以上临床表现分析:“胸痹”类似现代医学中的呼吸道、胸膜疾病的临床表现,而“心痛”类似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