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中医治未病对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社会面临着复杂深刻的剧烈变革,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由于心理疾病及其他心理因素而退学、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也时常见诸报端。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1]。如何有效地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心理疾病防治的宝贵思想,足以给人们带来有益的启发。其中,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就可以为当今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念,最早见于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后世的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唐代孙思邈就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之于无事之前”的观点。《证治心传》有言:“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等方面,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工作有重大启示。

1防胜于治——强调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中医“治未病”,其核心思想在于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病。它认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即所谓的防胜于治。这种“防”包括了疾病发生前的预防,疾病发生后防止病情变化,以及疾病痊愈后的防止再复发。由此可见,“防”是核心命题。在中医学中,“防”的思想和方法始终贯穿于人的未病预防与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治未病”就是从指导全体人群和生命全过程的高度而提出的一项最高的治养原则,它贯穿于养生防病、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是贯穿和体现在生命全过程中的一种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病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想。

这种“防胜于治”的思想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中,要更加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在我国高校,心理疾病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况且高校也不能完成心理疾病的治疗这一功能。强调“防胜于治”,不但符合心理疾病的产生与治疗规律,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

2未病先防——重视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辅导

针对所谓未病的含义,《医宗金鉴》认为:“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故可知,“未病”即“疾病未成”,并非是健康,而定义应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3]。而所谓的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的最终发生。而在心理疾病防治的实践之中,与中医“未病”相对的概念则是心理亚健康。

关于心理亚健康,耿元卿[4]认为:“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状态未达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DSM)、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国际疾病分类(ICD)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5],有异常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并未达到病理性程度。这种状态毫无疑问属于“未病”,即有病因但尚未致病,却同样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诱发精神疾病、心理危机及躯体疾病。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心理亚健康人群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公布的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近年相关研究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精神行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由此,在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贯彻“未病先防”的理念,开展针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辅导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许多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敏感性不足,对心理咨询及治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情绪上的抵触,给身心的正常发展带来了阻力。因此,积极落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是许多高校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该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一方面开展通识性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程,传播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传授日常的心理调适方法;一方面开设具有特色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个性化需求。两者共同发力,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营造出一个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

上一篇:中医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