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艺术教育的一些启示
中医这门古老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诞生,春秋战国时期其理论就已成型。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和发展。中医博大精深,饱含着中国古人同疾病作斗争的酸甜苦辣。中医是他们在古代以一种朴素的生命观,以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断与自然和病魔相处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而艺术教育是近代才形成和发展的,它的很多理论基础和教学目的都与中医相联系。
在理论基础方面,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精、气、神的整体,试图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以阴阳平衡理论原则,制定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总的来说,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从而使人体建立阴阳平衡,最后康复。人类的艺术教育在疏导人的心智方面也是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使其身体和灵魂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在当代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我们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的评价标准单纯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形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只是会做题考试而不会呵护内心的健康,导致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因为不能面对各种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选择轻生,归根到底这种学生心理上是不健康的。
中医特别遵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这种观念渗透到从诊断到治疗的一系列过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间万物皆有由阴阳两方面,这两方面互为对立、互为依存,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情况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如果呈现为病理状态说明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通常在治疗疾病时,中医都会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以“恒动观”来纠正阴阳失衡,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诚然,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的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联系,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个体差异,并非千篇一律。这在我们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理念相一致。同时中医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谐共处于一体,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人体的病理现象,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如同艺术教育中只培养画画用的手、唱歌用的口一样可笑,所以我们应该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强调“整体观”。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综合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上,也不是画一幅画、听一首歌那么简单,而是必须对培养个体一定的艺术素养。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对个体身心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狭义地讲,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各种艺术修养和实践技能的活动;广义地讲,艺术教育是让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阳光善良的人,而不单是艺术工作者。
众所周知,对于“病”的概念,中医和西医的认识存在很大区别:西医的病名,取决于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是比较具体的、局部的,大多数疾病的命名是根据病变的病灶或者就生理上某个器官的特殊变化而命名,如胃炎、肾衰竭等。而中医的病,是根据病因的性质或症状而命名,虽然比较抽象,但它却往往能从整个身体出发,不局限于身体某个部分,如气血不足、体寒等。
明白了中西医的区别,我们就看能得出来中医蕴含的艺术美学思想较西医更胜一筹,艺术教育也可以更多地借鉴中医的一些调理理念,培养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正因如此,中医相对西医来讲较低的毒副作用,这对艺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有一种说法“医术治身病艺术治心病”似乎在向我们启示二者之间的相通性。学习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这样病人的良好精神状态会更有助于身体的康复。相对于西医,中医的理论是注重阴阳平衡、顺应自然之道,讲究气。中医看问题是宏观的,把人体看做一个循环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西医则是微观的,哪里疼治哪里,把人体分解开了。中医从来不刻意去除病毒或者器官,主张调动人的自我康复,有点类似“大禹治水”。所以中医相对西医来讲副作用很小。中医这一优势是西医所不具备的。中医对病症不叫治疗,叫做调理。所以,中医调理病症是从本质下手的,所以被人称为“治本”。“大禹治水”和都江堰的宝瓶口的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艺术教育中因势利导的奇妙,而非用堵的方式对付泛滥的洪水,这正是应合了中医的“顺应自然”的美学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