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端午习俗与中医养生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9年9月,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由此可见,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端午节的起源,至今仍有几种学说观点:一是纪念历史人物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陈临等历史人物;二是源于浴兰节说,《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三是“恶日”说,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需要除瘟驱邪祈福,因而有了端午的这些特色习俗;四是祭祀龙图腾说,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出端午节是吴越人进行“龙”的图腾崇拜的节日;五是夏至说,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提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节的始源应该是夏至,端午的风俗就大多源自夏至的风俗”。上述的这些端午节起源说,足以反映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中医养生在近些年因为其受众面广、接受度高、推广性大而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养生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顺应协调、天人合一、身心和谐,作为人类生存的智慧,养生的内涵博大精深,许多理念与方法早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及蒲酒诸如此类,都蕴含着传统中医养生的思想。接下来,本文从中医的饮食养生、药物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几个方面来探究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特色。

1 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由来已久,敦煌发现的唐代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就是一部对唐以前食疗药物及食治验方系统总结的著作。民以食为天,我国素来就对饮食格外讲究,特定的时节、场合都有独特的饮食习惯。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这是中医饮食养生的智慧。到了端午节,吃什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一种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中华传统节庆食物。粽叶所包裹的食物,就是中医饮食养生发挥功效所在。糯米性甘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人们通常在里面包裹的赤豆,也是利水祛湿的常用食疗材料。到了现在,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在粽子里裹上所需食材,不仅可以成为一道节庆美食,更可以成为一道养生佳品。

除了吃粽子,端午还有一种民间习俗“饮蒲酒”。《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菖蒲酒具有提醒开窍、化痰和胃、强身健体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老人的筋骨不利、风湿疾病、神魂痴呆等。《本草纲目》记载用石菖蒲“上药煎汁,或酿或浸”,菖蒲酒主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又有《太平圣惠方》记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可见菖蒲酒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功效。菖蒲酒的制作,主要取用石菖蒲适量,用度数较高的白酒浸泡,早晚饮用。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其他中药食材,酿一壶“对症下药”的端午蒲酒。

2 药物养生

古时五月俗称“毒月”,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初五。每到这个毒月毒日,人们会在身上佩戴一个香囊,里面放上各种香料药粉用以祛毒驱虫和辟邪,因而形成了端午佩香囊的习俗。香囊文化源于香料药物的应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香料药物开始传入中国。到了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寐”。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就已出土了药枕和香囊。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药枕内填塞香草,为祛秽保健之用,香囊内装有茅香、辛夷等中药和香料药物。

香囊的功效取决于囊中包裹的香药粉,因此也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常用的香料药物有丁香、薄荷、桂皮、肉豆蔻、肉桂、安息香等。端午的特定时节造就了端午香囊的特殊性,一般含有朱砂、雄黄等可以用来驱毒辟邪、预防毒虫侵扰。

3 环境养生

环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讲究“人与天地相应”,其中“天”就是指人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应”即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是这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健康。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到:“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只有当人处在宜人的环境中,才会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